您的位置: 首页 >组织机构>教务教研处>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工作动态

我院教师参加2017年江苏省技工院校商贸服务专业 中心教研组研讨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29 14:2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我院教师参加2017年江苏省技工院校商贸服务专业

中心教研组研讨会


2017年9月19日至22日,江苏省技工院校商贸服务专业中心教研组在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举办了2017年研讨会,来自杨州、苏州、无锡、镇江、徐州、南通、盐城、淮阴等地的技工类院校均派员参加了活动。本次年会,我院共有三名教师参加。其中,现代服务系教师胡广辉作为本次年会的特聘评委,现代服务系教师青年教师杨婷参加了微型课的比赛,公共基础部教师张建华作为新人教师观摩了全部会程。

莅临本次年会的领导有省人社技工处康作良处长、扬州市人社人事处倪志峰处长、扬州技工学院张颖超院长、扬州技工学院黄书记,以上各级领导都分别给大会作了讲话,对本次年会都给与了高度重视。一致表示祝愿年会成功,希望年会越办越好,将年会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带动发展。

年会中,主办方李丽主任热情地邀请与会者参观了扬州技工学院园区。我们看到校园内整洁,学生着装整齐,礼仪到位,学区内,教学有序,我们还注意到学院内各大小电教室,大小会议室,连运动场、球场馆等室内的运动设施全部处于在用状态,教师忙教,学生忙学,学风较为浓烈。

本次年会,我们关注到主办方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与年会会务组对此次大会作了充分的准备,体现为“三多”:一是论文参赛数量多,数量多于往年,每校都有推荐稿。二是新人参加比赛多,老师们克服了课量大,时间紧的困难来进行交流。三是大会活动形式多,有微型课比赛;有听、说、评公开课;有听专家讲座;有传统文化学习交流;有观摩3D打印等。

会下,我们还针对院校的发展方向展开了交流,我们认为商贸服务目前是技工类院校的的趋势,比如说主办年会的校方专业现状。一是新专业唱主角,服务系挑大梁:服务系占60%,新专业占 2/3 以上状况。二是联办呈趋势上升:有中德合作,加拿大联办,台湾合作等。三是教育已开始打破常规,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

通过本次活动感受到,教研活动能有效地激活学科的教学研究,营造了互动式的对话氛围,引起教师个体之间的反思与共鸣,帮助教师实现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行为的转变。

年会之后,我们反复思考技工类院校如何适应形势做大做强?

1、建精品课程,从常规做起时代在变,教学亦须变。在当前的形势下,简单粗放式的教学模式已不复存在。如:以前的会计专业,可以只需“一师,一室,一黑板”。现在,虽有电算软件辅助教学,但还得不断用新的手法,才能适应需要,但总体上来说,各家院校的会计实务都远远落后于形势,各院校的在任教师基本上都是刚毕业的年青人,最多是请一、二名企业来的会计师任主教, 总体实力都相差不大。因为会计实务比的是实操,实操说白了就是时间上的累积,谁家努力多,谁家就会胜出。

从我们学院看,年青会计教师居多,人人或多或少有专长,只要肯互相学习,稍下功夫,多交流,多观摩,多听课,评课,说课,实践中学,实践上练。就完全可以在这实务方面胜出同行。我们学院的实操,可以从课堂做起,从课外兴趣做起,从课题研究做起,从职业大赛做起。将课外课、兴趣组、课题组开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手来,并将课题内下企业实务操作的实况拍成片,做成视频,让下一届学生看,让家长看,形成一个个的“吸引眼球”的精品课题。让精品课,实务课成为在下一轮招生中超越同行的“武器”之一。

比如:在本次年会上,南通技师学院的许颖老师的微型课《消费税税目与税率》,从教案设计、PPT展示到授课每个环节都精心准备。教学任务的引入特别新颖,引人入胜。将难以理解的《消费税税目与税率》课题化解为一个个吸引人的小案例,使听者耳目一新,授课语言精练、独到、有亲和力,使人容易接受。这就是精品课的典范。

2、建精品专业,紧跟趋势学校办学,重要的是师资。市场是方向,学校的专业,要紧跟形势,不断地更新专业。教师要 “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多学习,多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就成了必需的路径。

比如:以前招生每一个学校都办“会计专业”,现在是每一个学校“高铁专业”,最重要的是捕捉到了高铁热的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最终转化成为了办学的商机。

当然,一个新的专业,对一院校来说,是一件尝试的小事,但是“快一步的专业”将可能成就为学校的精品大业。对新专业,就学生而言从兴趣小组开始,到专业社团,上升到专业人才的高度,学院中教师都上好每一节课,精益求精。上好精品课,渐渐接近同行,只要达到社会好评,一定会上升为重点专业。

从精品课程做起,上升到精品专业,向精品学校目标奋进。让教师跟上形势,尽可能地引进师资或培训师资。

3、树精品院校,树育人工程。学生是院校的生命之源。我们招生多了,一定有人招生少了。没有“名品课程,没有名品专业”,招生将越来越难。

比如:扬州一院校开办了“国宾厨专业”,强化学生动手,注重实质上的能力培训,企业实务挂钩,一切从实务入手,培养的“厨师”在社会引起了极好的口碑,毕业生连年供不应求。现在校方对用人单位提出:非北京,非五星,非事业单位不给送生。 多年的好口碑,终于获得了好收获。每年招生季节,是家长排队预交费用,唯恐学校不录取。

该校不仅对学生培训到位,对教师提升更是“爱“到极至。老教师的传帮带,老教师利用社会关系带着新人,打处认识同行,招呼各层领导,为新人教师打通关系,老教师奉献的已不仅是知识,不仅是是经验,不仅是是技能,而是对行业的憧憬。

家长希望,学生要学,教师付出,学院公关,有这样一群人,院校何愁不成精品,不出人才?(公共基础部  张建华)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