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公开课教研改革系列报道三
刘乐意、姜泽林、仲扬阳三位老师成功开设院级公开课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沟通交流,促进教师成长,我院公开课的教研改革在探索中前行。
4月18日,机械工程系刘乐意老师在13号楼三楼钢筋实训室,为15高建筑班开设了一堂《建筑施工技术》“§3.2箍筋加工”院级公开课。刘老师用视频创设情境引入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任务。整个课堂,教学任务分解明确,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小组互查、互评到位,教师能引导学生集中讨论并解决操作问题,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特点。
刘乐意老师的课堂教学场景
课后刘老师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程序三个方面进行说课,听课教师进行评课,认为刘老师课堂上注重启发引导,善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及时评价,学生在边学边练中,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学有所获。
4月23日,汽车工程系姜泽林老师在15号楼241教室为17高汽检修1班开设了一堂《汽车发动机构造维修》“任务二配气机构的拆装”院公开课。课前姜老师做了精心的课堂设计,课中通过创设工作情境,布置工作单,提出问题由各小组竞答补充后再展示正确答案,在分组实施中注重及时纠错引导学生规范操作,评价时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多维度评价,总结时让学生回顾检查学有所获,整堂课教学过程结构清晰,流程顺畅,环节紧凑,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姜泽林老师的课堂教学场景
课后姜老师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五方面说课,各位教师结合自己收获进行评课,认为姜老师的课存在“四个好”-情境教学中案例引入的“好”,学生分组讨论实施的“好”,教师及时点评存在问题集中的“好”,教学评价表和学生工作页贯穿的“好”,是一堂有示范作用的院级公开课。
4月25日,数控技术系仲杨阳老师在11号楼109教室为15高编程班开设了一堂《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项目七特征形状加工——铣旋转轮廓”院公开课。课堂中教师精神饱满,由中级工考工图引入项目,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讲练结合,利用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通过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比较法、演示法等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不同编程思路,化解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仲杨阳老师的课堂教学场景
课后,仲老师从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方面说课,听课教师认为仲老师的课一是以中级工考工题做任务,选题巧妙,更易激发学生兴趣;二是自制教具让学生演示,比较创新;三是小组合作后采用竞争演示的方式,能促使学生进步;四是各组上台展示,教师课堂实时评价到位,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
公开课的展示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公开课的改革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参与课堂,以此达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教研处 金 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