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FM970南通新闻广播】南通职校生的出彩人生,你们真想不到!

发布时间:2023-07-04 浏览次数: 【字体:

6月末,中高考相继放榜,考生们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分数不太理想的考生来说,他们正踌躇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复读还是选择职业教育。其实,不同赛道,同样精彩。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愈来愈凸显,职校生及技校生也能成就“出彩人生”。

入学即入职 毕业即就业

在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压车间,江苏省南通工贸技师学院数控技师班学生陆雨天正在设备旁检查,并核对工艺流程以及设备的操作状态。

92c4cfb59d364fa7b69e62cc6760eace.png

2017年,中考失利的陆雨天,选择进入南通工贸技师学院学习。“当年,虽然有落差,但是我觉得只要努力,还是会有出路!”于是,别人休息时,他呆在教室里苦读课本;别人打游戏时,他泡在实训室里钻研技术……在这样的自律与努力下,去年,陆雨天成功考入学校和中天科技集团合作开设的数控技师班,实现了“入学即入职”。目前,他也是同届学生中,唯一一个已独立操作的学生。“一技在手,就业不愁。”陆雨天笑着对记者说:“当身边的同龄人还在为找不到工作犯愁的时候,我每个月已有七八千的工资收入,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6b528c8bb8ac4545a410b6d2a153fdf9.png

据统计,近年来,我市先进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新增就业人员中70%来自中高职院校,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留通就业率逐年稳步提高。在当前就业形势依旧严峻的背景下,技校生为何反而成了“香馍馍”?“中高职毕业生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多数从事一线或操作层面的工作。目前来看,全国这一人才缺口非常大。”江苏省南通工贸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主任吴京涛介绍说:“像今年我们系共有180多名应届毕业生,其中90人选择了学校与企业合作开设的技师班进一步深造,另外还有90多人在6月初与来校企业进行了双选,据我们统计来招工的企业用工需求达到了100多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17edb624ecea4dc4b8559cbc46088cc0.png

中天科技集团是我市最大的先进制造业企业,现已形成光通信、智能电网、海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产业格局。中天科技集团人事经理蔡彩红最近正忙着与我市各大中高职院校,商谈新一年的校企订单班课程设置、师资安排等工作。“跟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不同,我们现在的工厂更加智能化,这就要求一线员工不仅要懂理论,而且要会技能。”蔡彩红说,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就完全符合这一要求。“而且我们与学校合作开设订单班,专业对接产业,课堂对接岗位,真正实现学校‘学生’向企业‘职工’的无缝衔接,也为企业长远发展培养了更多高技能人才。”

高质量育人 成就更多“出彩人生”

在第六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中,江苏省南通工贸技师学院学生刘祥一举夺得“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学生组第一名,实现了我市参加省状元大赛以来学生获得技能“状元”零的突破。“学校以赛促学的培养机制,让我在网络设计领域收获良多,也让我在广阔的技能人才的梦想舞台上发光出彩!”刘祥感激地说。

91fbfe7e2d264387adefca98dfba567f.png

这是我市技工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个缩影。在今年的全省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技能大赛上,我市各院校共获金牌40枚、银牌66枚、铜牌164枚,中职组金牌和奖牌总数创历史新高、居全省前列。“发挥现有省赛、世赛培训基地作用,在力争多办赛多参赛的基础上,以赛促训、以赛促培、以赛促学。”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人社部门还将对全市所有技能竞赛统一扎口、统一管理,确定全年大赛项目后,报市政府行文发布,提高技能大赛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制定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使技能大赛的组织实施和资金补贴奖励有据可依。”

216d466e6edf4b32b6da9e8e8144689b.png

如何贴紧经济发展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是我市中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的路径。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我市3+3+N产业链设置专业,在船舶海工、智能装备以及新能源等板块,加大了与中远、中集等知名企业的合作,深化现代学徒制培养,助推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目前学校每年的订单人数接近1000人,实现了专业对口率高、薪资高、流通率高的就业新格局。”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忠介绍,学校建立了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始终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保持紧密的衔接联动。“我们会对学校历年来各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来判断专业设置、招生人数是否能和未来三年就业需求相衔接。比方说,前几年,南通开始建设轨道交通,我们同步开设了5个与轨道交通相关的专业,其中,培养了很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目前,轨道交通一号线已经投入使用,二号线也即将开通,接下来,会更加需要机电维修等技术类人才,所以今年招生计划我们已经做了相应调整。”

362954cb82dd480fb8fdccd4902cc808.png

“学好技能一样能成才。”从一名职校生、船舶行业一线工人,到“全国技术能手” “江苏大工匠”,再到回到母校成为一名电气专业老师,南通职业大学副教授黄勇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选择职业教育同样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选择职业教育道路的人生同样精彩。“去年选择回到学校教书,也是希望把我在产业一线的实践经验、成长经历分享给更多的年轻人,期待他们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优秀的‘大国工匠’。”

礼遇技术技能人才已成风尚

在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培训中心,一批刚入职的中高职院校毕业生正在接受岗前培训。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于鸣涛就是其中一位,这位云南小伙儿对于留通工作充满了期待:“早就听说南通人才补贴优厚,对于我们这些大专生每月也有500元生活补贴,而且企业方面,不仅安排了师傅一对一指导,还有平等待遇、晋升通道,让我心里比较踏实,做好了长期在这里发展的准备。”

38b4c3b7f31e457ab75062f11a13b049.png

“我们企业设置了管理研发、生产一线‘双晋升通道’。”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人事科科长吴勇向记者介绍说:“虽然大家起点不一样,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生产一线的技能人才可以参加企业自主评定,结合年度工作考核,职务、职级包括收入都会有相应的增长。”

9d6f54fead804b069f82c795274ffa01.png

“‘唯学历论’的认知正在被打破,特别是这五年来,大家的感受非常明显!”中天科技集团人事经理蔡彩红深有感触,企业甚至是越来越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就拿我们企业来说,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技能等级,给予技能人才补贴。另外,当地政府部门也有相应的技能人才补贴配套,企业在组织外出培训、参观学习、内部晋升、评优激励等方面,都会向高技能岗位人才倾斜。”

bc353936ee4a4e288732501d78ab7aa1.png

去年4月,《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这也意味着,职校生一样能当兵、上大学、考研、参加公务员和事业编招录等。新职教法颁布一年多了,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技工院校管理处)三级主任科员阮晓勇说:“国家对办好职业教育、技工教育的决心非常坚决,职业技能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新时代来了,社会认可度一定会不断提升。”

而在我们南通,大家能看到的变化不仅仅是持续改善的硬件条件,多所中高职学校新建或增加校区、开办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一个个职校教育集团拔地而起,还有全社会礼遇职业技能人才的风尚。“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或者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的学生首次来我市就业创业,也都可以享受到我市的人才津贴、安居保证等大礼包。”阮晓勇介绍说,近年来,我市制定出台了《南通市市区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奖励办法》《南通市高技能人才成就奖评选奖励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技能人才培养政策文件,引导、鼓励企业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并通过认定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申报技能人才荣誉等举措持续擦亮品牌,弘扬工匠精神。

让教学与经济发展需求同频共振

今年5月,我市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大会,推动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服务南通高质量发展。会上,4家产业学院揭牌,一批校地共建、中外合作、产教联合体项目集中签约……诸多细节向外释放鲜明信号:南通正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

4dac632b2ad4463fa6b892b89f4cb1fb.png

瞄准产教融合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发力,这正是南通职业教育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天,由海门开发区,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招商局重工三方共建的市船舶海工装备产教联合体项目正式签约。今后将聚集全市262家船舶海工相关规模性企业与全市一所本科、一所高职,10多所中职院校的资源,通过产业链对接专业链,由此增强产教融合的匹配度。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忠介绍:“我们会在海工企业当中定期的进行人才需求的梳理和收集,定期的发布人才需求的用人报告。当然,不同的企业,都有各自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我们也会集各家之所长,把最先进的技术、工艺吸收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来,把学生培养成毕业即上岗的技能人才,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c0f5a435f1a44475b8a673b36f872dc3.png

当前的南通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不仅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卡脖子”技术,也需要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添砖加瓦”。目前,我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健全。不过,仍然存在着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够匹配、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够匹配等诸多短板。如何补齐短板?今年,我市印发了《关于推动南通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与南通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与企业发展需求相衔接,产业、专业、就业“三业”联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南通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我们将建立发改、工信、人社、教育等部门定期研商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全市16条优势产业链均有1—2所职业院校重点对接发展。”市发改委副主任汤池表示:围绕方案明确的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强化产教融合办学等要求,将引导学校紧跟全市“一枢纽五城市”发展蓝图,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院校专业布局和课程设置与全市经济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来源:2023年7月1日《FM970南通新闻广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