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掌上南通】弘扬张謇职业教育精神 大力培养产业工人“后备军”

发布时间:2022-06-17 浏览次数: 【字体:

一百多年前,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兴办实业和教育,在南通首开职业教育之先河,其职业教育之精神,影响着南通技工教育接续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日前,南通工贸技师学院与中天科技集团举行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会,会议决定在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发挥企业特色和院校自身优势,共建校内实践基地,逐步形成“校企协同、双室共建、双师共教、项目共做、平台共建、资源共用、业绩共享、成果共有”的开放性办学模式,形成校企联盟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近年来,南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总要求,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培养后备产业技术工人队伍,高水平开展技工院校提升行动。一是推进高水平技工教育发展。认真落实省“十四五”技工教育发展规划,全面赋能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坚持产业引领,指导技工院校加快建设与我市产业深度匹配的专业体系、师资队伍,优化课程方案与教材设置,围绕“质量、品牌、特色”目标办学。 2021年末,全市共有10所技工院校正常招生,在校生26992人,年均招生10000人左右,面向社会开展培训4.94万人次。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鼓励技工院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以定向代培、定单委培、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满足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高技能人才。鼓励技工院校主动对接企业培训需求,大力实施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全年新增新型学徒培训2100人次以上。开展“百企万岗技校行活动”活动,支持技工院校主动承担培训任务,将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特别是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情况作为学校办学考核评估和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不断提升产教融合的紧密度。三是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依托鼓励职业院校、产业园区和大中型企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内部培训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建立民办职业培训机构,逐步形成包括各类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在内的面向全社会的职业培训公共服务网络。四是培养选拔一批技能领军人才。近期,新增一批省、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企业首席技师。2021年,在第三届江苏技能大奖评选中,我市获评江苏大工匠1名、江苏工匠10名;在省双创人才高技能类人才评比中,我市3人入选,全省仅10人,我市位列第二。新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新增省企业首席技师7名;新建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新增市企业首席技师20名。(来源:2022年617日《掌上南通》)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